「天鴿」風災令本澳地庫停車場人人敬而遠之,不論租售均銷情淡靜,租賃均轉向地面車位,租賃市場出現兩極化的現象,此事前文已說明。目前車位買賣市場偏淡,因風災對各階層的市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,最直接的,各區十多個停車場共浸毀數千車輛,令使用層面的需求驟然下降;間接方面,部分投資者於其他投資上遭遇損失,例如商業店舖被水浸破壞,貨物損失慘重,需時裝修回復,投資意欲減低。以上問題屬短暫影響,預計市場數月可以消化。
值得留意的是 人見人怕的「地庫車位」,此類車位不論有沒被浸,目前均被看低一線,因大部份人將「地庫車位」與「水浸」劃上等號,用家盡量避開租用,投資者見租金下調,且空置較多,即使有業主減價求售,買家亦不敢考慮。 此原因產生的減價盤會相繼出現,兩極化的問題會由租賃延伸至買賣。但當車輛數字逐步回復正常,及水浸陰霾逐漸消散之時,市場考慮便會回到最基本的供求問題上,因為地面車位根本不足以應付市場需要,屆時「地庫車位」便會跟隨大市上升。
參考2003年沙士的情況,當時全城死寂,樓市交投萎縮,價格急跌。當疫情過後市民生活逐步回復正常,樓市也跟隨上升。畢竟人口沒有實質減少,需求被壓抑後,始終會釋放出來,租售交投回復乃必然之事。
股神巴菲特名句「別人恐懼 我貪婪」,現在能派上用場,「地庫車位」讓人恐懼之時,可能就是高級投資者的入市時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