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報地產觀點:私家車增 電單車減

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,本澳電單車輛數字已由2016年高位的131,139輛,連續兩年減少,至2018年的124,078,兩年共減少了7,061輛,分別按年下降3.7%及1.7%,是自2000年有記錄以來首次錄得下跌。同時,私家車輛數字則因2017年天鴿風災減少4,005輛(總數107,540輛)後,於2018年微升0.8%至108,442輛。

以上數字顯示車輛增速已出現放緩及回落,某程度反映澳門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已過,正處於成熟市場的發展階段。本澳除空間有限,控車政策及違泊罰則不斷收緊,令車輛使用成本增加。因應駕駛者的取態不同,令私家車與電單車出現不同的變化。

電單車駕駛者追求便利及低成本的代步工具,當街上免費泊位減少,搵位時間及泊車成本不斷增加,而違泊罰則持續提高,在租位泊車與公共交通之間選擇,電單車較容易被放棄。相反,駕私家車者講求舒適與私隱度,即使成本上升仍難被公共交通工具取代,因此在越來越多人放棄電單車的同時,私家車仍保持增加。

Recent posts

澳門日報

澳門日報:疫下車位價回落兩成短期難看漲

疫情三年,澳門經濟受重創,物業市場預期由上升轉為下跌,住宅、商舖、寫字樓、工廈價格普遍下滑,車位更明顯。車位皇總經理陳力旗表示,疫情使居民收入減少,投資信心低迷,車位價格下跌約20%,租金下調約10%。政策限制和市場氛圍的影響下,短期內車位難以上漲。陳力旗指出,車位價格平均下跌約17%,租金下調約10%。雖然美國加息使利息支出增加,但車位售價在百萬元以內,負擔不重,加息對用家和投資者的影響有限。政府放寬樓市調控措施對車位價格回升無即時影響,希望政府根據情況檢視十年前的調控措施。

Read More »
澳門 最後一里 還是最後一程

「最後一里」還是「最後一程」?

疫情至今,澳門經濟因封關政策被重挫,目前大部份人仍抱著「最後一里」的心態,等待疫情完結,只要通關便可再度風光,但完全忽略了近年賭業的巨變,再等可能「最後一里」是「最後一程」!

Read More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