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別於其他物業,車位的業權較一般物業複雜,主分「無契車位」及「有契車位」,有契當中又分「份數車位」及「號數車位」。
先講「無契車位」,於澳門發展早期,八十年代或之前落成的大廈,停車場並不太重要,政府登記只簡單記錄大廈停車場的層數,沒有記錄當中車位詳情,對政府來說,該停車場只有一個大業權人,即開發商,雖然該停車場有契,但小業主沒法在物業登記局查到當中車位的詳細資料,購買時更無法作官方登記,因此被稱為「無契車位」。購買此類車位時只能以私文書進行,處理交易時,查冊業權難度及專業要求也較高。
「份數車位」方面,自八十年代未,開始對車位有較詳細的登記,雖屬有契,但當時只有記錄停車場的車位數量,並未對車位分號記錄,因此物業登記局只知道小業主在停車場擁有車位的數量,而不知其號碼及位置,對業權查冊有一定難度。
「號數車位」則是約2000年後登記制度進一步改善,物業登記局會對車位號碼及位置有明確記錄,令小業主業權更清晰,減少因業權混亂而產生的交易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