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天鴿」風災至今已兩個月,市場大致回復平靜,本次風災對市場來說確是傷亡慘重,尤其是澳門半島,水浸災害程度本澳前所未有,半島沿海各區大受影響,範圍遍及關閘、筷子基、林茂堂、青洲、沙梨頭、雅廉訪及提督馬路至下環一帶。
災難除奪走十條寶貴生命外,淹浸公私營停車場十多個,被浸車輛數以千計,市民損失慘重。部分公共停車場需時數月甚至半年才能重開,私人停車場維修程序雖然較為靈活,普遍均以重啟,但部份樓層或範圍仍然泥漬斑斑,光線昏暗,廢棄車輛隨處擺放,出現「殭屍車」問題,未知何時能夠清理。
車位市場上,租賃首當其衝,受影響的不單止水浸車停車場,周邊地區的地下停車場亦受到波及。現在車主猶如驚弓之鳥,即使停車場並未被浸,但擔心下次水浸會涉及更大的範圍,自己變成苦主,只考慮地面停車場。
另一方面,部分車主原來使用公共停車場,現因停車場封閉而需另租私人停車場。而且,有關當局現正考慮新措施,於懸掛八號颱風時封閉公共停車場,禁止車輛及行人出入,有車主擔心每當颱風時受到影響,需要時無法取車接送在外的家人,又或遲了回來被拒諸門外,風暴當前被迫流落街頭,增加人身安全的風險,轉而考慮私人停車場。
以上原因,令租賃出現兩極化現象,地面停車場求租者眾,令車位租金上升;相反,地下停車場,即使租金下調,亦乏人問津。出現同一地區租金差異的現象,相信此現象會維持一段時間及逐步影響車位售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