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報 疫情下車位買賣幾停頓 回報低難升值 前景不樂觀

本澳受新冠肺炎打擊下,各行各業大受影響,地產交投在疫情高峯時更一度冰封至近零交易,車位交易同樣陷入苦況。因疫情的影響,私家車位交投大受打擊,每月成交宗數零星落索。綜合市場中介資料,本澳的車位交投在2月時跌幅逾八成,料今年全年表現也會差勁。(文:產經組 圖:資料圖片)

今年2月疫情高峯時車位成交慘淡,中原澳門及橫琴地產董事何兆恆表示,車位買賣屬較細小的市場,普遍平穩;但2月受疫情的影響,車位成交量會相對下降,較疫情前下降約七至八成。

車位皇總經理陳力旗續指,按照常理,農曆新年期間都是淡季,車位賣買交易相對較少,正常時期他公司平均每月有十多宗交易,但現時疫情原因,「真係靜得好緊要,一個月可能得返一、兩單」。

踏入3月份,情況有所改善。安世地產分區營業董事何啟明表示:「雖則1、2月分的車位賣買量只有零星的交易數字,但3月初突然增加。」何啟明估計或許是與家居車位有關,過往市民停泊車輛多以公司、公共停車場、違泊為主,但由於疫情期間,居民迫於無奈困於家中,私家車亦需尋找地方安置,因此停車位賣買交易於月初上升。

2020032401.jpg
中原認為,今年車位價格仍面對一定的下行壓力,即使成交量回復,價格方面仍會有5%跌幅。

首季交投起碼跌一半

根據統計局的數字指出,2019年第一季停車位(包括電單車等車位)買賣交易量共有335個。陳力旗稱,年初至今該公司的交易量已下跌近七成,「今年首季(整體市場)起碼跌一半」。

澳門現時屬不正常生態現象,市場需待用家出現,方可回復正常交易量。何兆恆同樣預料今年首季跌近50%,其後隨著疫情穩定,交易量會逐步回升。

2020032402.jpg
現時市場上買賣車位議價空間約有5%至10%。

準買家要劈價兩成

交投大幅插水,價格方面肯定也受壓。根據資料顯示,現時本澳各區私家車位價格以南環區最高,由220萬至280萬水平;黑沙環東方明珠一帶平均車位價格每個約195萬,關閘至祐漢一帶平均175萬;價格最低為新口岸區,平均135萬。

近日買家見市況不濟,乘機大劈價。陳力旗透露,直至近日市面人流增加,有買家期望「掃平貨」,大幅劈價高達20%,雙方意向差距大,形成拉鋸局面。

近期因新年間積存部分的數量、以及賣家對經濟前景有感悲觀,車位供應相對較充足,惟諮詢人士較少,而許多向該行諮詢的,都以投機為前提,並非以自用為主,「買家一劈就劈價10%至20%,好誇張」。

2020032403.jpg
陳力旗表示,現時車位買賣市場上,雙方對於價格的意向差距大,「根本傾唔掂數」。

料成交價下調5%

陳力旗指出,車位與住宅存有一定差異性,降幅不如樓價,市場上車位議價空間僅有5%。亦有業主以2003年沙士疫情借鑑,認為數月後疫情會逐漸減退,市場便會回復,因此企硬不減,「根本傾唔掂數」。

何兆恆續指,近兩至三年車位價格受壓,加上疫情影響,車位價格已下跌約10%。即使疫情好轉,他認為今年車位價格仍面對一定的下行壓力,縱然成交量回復,價格方面仍會有5%跌幅。

2020032404.jpg

車位租賃變化幅度不大

至於租賃方面,陳力旗稱並無太大的變化幅度,與往年相若,平均每月租金約2,100至3,000元不等。另現處於非常時期,一般業主和租客為了避免外出睇盤簽合約,以減少不必要接觸,所以一般也會選擇續租。

安世地產分區營業董事何啟明則指,車位不是熱門的投資項目,賣家租金開價較合理「貼地」,議價幅度不會太大。

按車位的租金相對售價,回報率只有兩厘左右,加上今年車位價格續向下走,除非自用,否則投資價值有限。

Recent posts

澳門日報

澳門日報:疫下車位價回落兩成短期難看漲

疫情三年,澳門經濟受重創,物業市場預期由上升轉為下跌,住宅、商舖、寫字樓、工廈價格普遍下滑,車位更明顯。車位皇總經理陳力旗表示,疫情使居民收入減少,投資信心低迷,車位價格下跌約20%,租金下調約10%。政策限制和市場氛圍的影響下,短期內車位難以上漲。陳力旗指出,車位價格平均下跌約17%,租金下調約10%。雖然美國加息使利息支出增加,但車位售價在百萬元以內,負擔不重,加息對用家和投資者的影響有限。政府放寬樓市調控措施對車位價格回升無即時影響,希望政府根據情況檢視十年前的調控措施。

Read More »
澳門 最後一里 還是最後一程

「最後一里」還是「最後一程」?

疫情至今,澳門經濟因封關政策被重挫,目前大部份人仍抱著「最後一里」的心態,等待疫情完結,只要通關便可再度風光,但完全忽略了近年賭業的巨變,再等可能「最後一里」是「最後一程」!

Read More »
2021香港車位總結

2021香港車位總結 (有片)

2021年已經到咗尾聲,趁這個機會跟大家回顧過去一年香港的車位市場及整體樓市的改變。過去一年講得最多的話題仍然係「移民」,這一年英國BNO visa及加拿大救生艇計劃相繼落實,令很多香港人的移民計劃得以成行,香港再一次出現移民潮

Read More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