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地的車位銷售方式與港澳不同,主要二種方式,除港澳常見的跟小業主個別購買二手車位外,另一種是批量式銷售,一批車位由數十至上百個車位不等銷售,此類多自稱「一手」車位。
大家熟識的個別銷售不在此討論,本文講解批量式銷售。批量銷售主要由包銷已成,國內包銷也有不同形式和條款,有關停車場多處於新落成地區或小區,存有較大量待購車位。其較普遍的操作,先由包銷商以類似「摸貨」方法向發展商批量式「預購」,支付小量的預購金,於指定時間內以某價格正式購買。例如包銷商以每個車位3%的金額預購100個車位,承諾一年內以12萬元正式購買。包銷商在此期間以20萬元透過不同渠道分批出售車位。該批「市值」2千萬的車位,包銷商實際成本36萬元,而賣出一個車位利潤5萬元,則出售8個車位已開始產生利潤。雖然利潤可觀,但包銷商除需要承擔「摸貨」風險外,還需承擔在國內合約不獲履行的風險,因他們大部份未有取得正式產權。
若投資者面對批量式車位,應多了解賣家與發展商的關係是否合法及穩固,是否已有條件申請過戶,即交易後可隨時「網簽」,取得正式獨立產權。